• <u id="qpj9t"><td id="qpj9t"><output id="qpj9t"></output></td></u>
    <b id="qpj9t"></b>

  • <blockquote id="qpj9t"><track id="qpj9t"></track></blockquote>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對話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王榮村:
    評價各地裝配式建筑發展水平需完善綜合性指標體系
    2021-08-04 23:37:49    作者:高洋洋

    “十四五”時期,裝配式建筑該如何發展?《中國建設報》記者注意到,今年年初以來,安徽、海南等地或已發布裝配式建筑“十四五”專項規劃,或已進入征求意見階段。

    合肥市裝配式建筑“十四五”專項規劃已提交合肥市政府審核。據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總工程師王榮村介紹,合肥版專項規劃主要設置了建設規模、產業布局、市場主體、建造模式、科技創新、政策機制等維度的發展目標,今后將重點在社會化投資的商品房項目中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爱斍?,如果想衡量各地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真實水平,還需完善綜合性指標體系,裝配式建筑發展追求的最高標準應該是得到老百姓的充分認可?!?/p>

    《中國建設報》:“十四五”時期,合肥市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總體思路是什么?

    王榮村:發展裝配式建筑,國家與地方應該共同發力。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地方層面則配套跟進、狠抓落實、持續推動。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做一些細致的、基礎性的鋪墊工作,目的就是要保證裝配式建筑的設計質量、建造質量,保證符合標準和購房人的需求。

    合肥版裝配式建筑“十四五”專項規劃明確提出了到2025年全市裝配式建筑的規模,以及什么樣的項目一定要采用裝配式建筑工法建造。過去幾年,合肥市重點在政府和國有投資的安置房、租賃住房等項目中推廣裝配式建筑。事實上,裝配式建筑的生命力主要還體現在社會化投資的商品房項目上。因此在專項規劃中,我們對應用范圍做了一些符合地方實際的規劃,重點在商品房中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到2025年裝配式建筑總規模超過2000萬平方米。

    除了規模,專項規劃還設置了標準體系、建造模式、造價體系、部品部件體系等方面的目標。在建造模式方面,我們將繼續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以體現裝配式建筑的工業化協同特點,同時權責要高度匹配。在部品部件體系方面,要保證“彈藥”供應充足,不能讓施工單位排隊等候部品部件。另外還有質量目標,裝配式建筑要合格、要創優,還要讓老百姓滿意。

    《中國建設報》:合肥市社會化投資項目中,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情況如何?

    王榮村:合肥市對社會化投資的裝配式建筑項目實行容積率獎勵,這個政策深受開發單位的歡迎。政策規定:對于符合裝配式建筑標準(裝配率不低于50%)的商品房項目,其外墻預制部分建筑面積不超過裝配式建筑各單體地上規劃建筑面積之和3%的,預制部分建筑面積不計入成交地塊的容積率。開發單位在拿地和銷售環節都能享受到優惠。政府的相關服務也能跟上、獎勵政策的落實也很到位。

    對于購房者而言,裝配式建筑的部品部件在工廠生產,質量更好。合肥市一些開發商開發的裝配式建筑項目供不應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老百姓搬進去后沒有出現滲漏、開裂等問題,房屋質量有保證,質量投訴顯著減少。所以,裝配式建筑具備了從政府投資項目向社會化投資項目推廣的基礎,凡是適合裝配式建造的項目都可以采用。

    《中國建設報》:您對裝配式建筑未來的發展還有哪些思考?

    王榮村:結合近幾年對裝配式建筑的管理經驗,我有以下幾方面思考:

    第一,由有實力的施工或設計企業牽頭的工程總承包模式是裝配式建筑的首選模式,采用傳統的發包模式會導致裝配式建筑工業化生產的優勢無法體現。

    第二,有技能的產業工人是裝配式建筑健康發展的基石。裝配式建筑具有工業化的特點,需要大量有技能、有質量意識、有歸屬感的產業工人,他們是保證裝配式建筑建造品質、老百姓滿意的最基本前提。傳統“包工頭”模式不適合裝配式建筑的發展,也無法改變當前裝配式建筑“不好、不快”的問題。

    第三,裝配式建筑是一個集成系統,實質應是裝配式結構+裝配化裝修+一體化集成+正向BIM設計+工程總承包模式。BIM等新技術的深度應用是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內生動力。

    第四,不間斷的專業培訓是解決當前產業工人人才缺乏的重要手段,視頻教學是遠遠不夠的,要由企業培訓變為企業與專業院校聯合培訓。

    第五,要有一個科學的、合理的綜合性裝配率指標,來衡量各地裝配式建造水平或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水平。同時,老百姓的認可應該是裝配式建筑發展追求的最高標準。



    網友評論
    ? Top 午夜爱爱爱爱爽爽爽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