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房產管理局日前發布消息稱,截至目前,該市已通過新建、改建、定向委托開發、市場化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3.376萬套(間)、161.53萬平方米,完成投資56.51億元,圓滿完成2022年目標任務,積累了一定經驗。
加強組織領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在多個重要會議上進行安排部署,作出重要批示。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的保障性租賃住房工作領導小組,出臺了實施意見和認定辦法等,夯實了政策基礎。市房產管理局組建了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推動具體工作順利開展。
加大財政支持。借助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契機,加大財政激勵力度,對新建和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分別按照每平方米1375元、總投資的30%進行財政獎補,重點支持小戶型、低租金的租賃住房項目,引導市場主體積極參與。
強化金融扶持。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晉商銀行等機構,推出了長期、低息的住房租賃支持貸款等金融產品。目前,已有18個項目獲得銀行授信約28億元,大大提升了企業積極性,形成了杠桿效應。
創新籌集模式。采取保障性租賃住房定向委托開發模式,堅持以“政府主導、市場運營”為原則,由國有租賃企業作為實施主體,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目前首批已籌集18個項目,2.6萬套(間)。同時,積極與國家開發銀行等金融部門對接,爭取貸款資金支持,已有9個項目獲批國家開發銀行信貸資金26.11億元。
優化營商環境。印發了《太原市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及辦理流程》,明確了認定辦法和程序,建立了聯審制度機制,提高了項目審批效率;減少企業運營成本,對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在取得項目認定書后,用水、用電、用氣、供暖價格按照居民標準執行。
太原市將繼續完善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配租和管理政策體系,積極探索建立房源長效籌集機制,努力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解決住房問題,滿足群眾住有所居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