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qpj9t"><td id="qpj9t"><output id="qpj9t"></output></td></u>
    <b id="qpj9t"></b>

  • <blockquote id="qpj9t"><track id="qpj9t"></track></blockquote>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主管

    中國建設報社主辦

    公園“無界” 城綠相融
    2023-03-02 09:43:55    作者:宗河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公園有了新變化:圍欄不見。曾經界限分明的公園逐漸與城市景觀融為一體,市民不僅獲得了更加開闊的觀景視野,城市風貌也變得更加開放融合。市民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公園,與大自然“撞個滿懷”。

    2002年,杭州拆除西湖環湖圍墻,實施24小時免費開放環湖公園;2010年,南京玄武湖景區拆除圍墻、經營性場所,免費開放;2020年,吉林長春的南湖公園經過改造,也成為了沒有圍欄、圍墻的開放式城市“綠肺”。

    今年,北京將全面推進“無界公園”建設,因地制宜拆除20家公園圍欄、圍擋,增加步道、文體等便民設施,促進公園綠地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北京市民將收獲一波綠色福利。

    所謂“無界公園”,顧名思義就是拆除了圍墻的綠色公共空間。同時,“無界”這個“界”,既是物理的邊界,也是心理的邊界,讓廣大市民切身體會“家門口的公園”,讓履行義務更主動,讓參與管理更自覺。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公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無界公園”的建設由市政府列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事項,從各個區選出2~3個公園進行試點,為后續更廣范圍地實現“無界公園”積累經驗。同時,對于全市新建的公園,原則要求不再設置圍欄。

    自去年起,朝陽區便率先試點了“拆欄透綠”,對過高過多、影響行人通行、自身存在安全隱患、樣式不適宜并和公園環境不協調的圍欄進行了拆減。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與慶豐公園便是在去年實現開放管理的公園之一。

    根據實際情況,公園多次征求周邊居民意見,進行公園開放的設計,拆除圍欄及大門,提升門區景觀,改造公園沿街綠地,形成城市綠道和公園步道的系統連通,實現公園景觀和街道景觀的立體融合,以及生態景觀的視廊貫通。

    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和慶豐公園為帶狀公園,長度長,游客量大,公園門區相隔較遠。此前有不少游客表示,從公園一個門區到另一個門區步行時間較長,公園綠色景觀也被生硬的圍欄遮擋,不能體現出公園優美的綠色立體景觀。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拆除公園圍欄及大門,在公園門區設計了藝術景觀、植物組團、花箱等多種入口形式,并在公園沿街綠地營造了松花長垣圖卷、盆景式精細植物組團、中式景墻花窗等沿街景觀節點,開辟出了葉脈廊架、悅享小筑、繞樹廊架等可供百姓休息、閱讀、交流的休閑空間。慶豐公園則拆除了北側靠近通惠河橋欄桿處的圍欄與原標志墻,設置疊層種植池,裝飾京畿秦淮景觀柱,結合綠島、小品提升門區景觀文化內涵。

    在上海市,近年來許多公園紛紛拆了圍墻,變身“無界”的城市綠色客廳,讓市民游客可以近距離欣賞到公園的風光景色。

    復興公園內有百年黃荊、懸鈴木、銀杏、歐洲七葉樹、白櫟等名貴樹種,可以零距離感受古樹名木所承載的歷史變遷。公園改造與景觀升級后,拆除了古樹名木周邊的圍欄,銘牌介紹也更凸顯。同時,依舊保留了玫瑰園、沉床花壇、紫藤廊架等景點,一年四季,這里都會有著不同的美景。中山公園北側萬航渡路的圍墻被推倒后,這長約700米的林蔭道,一眼望去,讓人心曠神怡,串聯起一頭一尾兩處精心打造的廣場,也將原本“深藏”在園中的百年懸鈴木、銅頂、音樂臺等中山公園著名景觀,更好地向公眾開放。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市正在建設“公園城市”,“+公園”和“公園+”是兩個重要舉措?!?公園”即建設全域公園,在推動公園拆除圍墻的同時,已有多家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附屬綠地改造后向市民開放?!肮珗@+”則是拓展公園功能,從體育、文化、音樂等方向著手,賦予公園特色化主題。

    探索建設“無界公園”,彰顯城市治理理念升級。城市是一個有機生命體,促進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無界融合,才能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發展新形態。公園拆除圍欄、開放大門讓城市在擁有高樓大廈的同時,也擁有更多自然光影;在具有高效率、快節奏的同時,也保留更多舒緩休閑,也將滿足人們更多的夢想與期待。


    文明游園 方不負好風景

    城市公園是供市民和游人游覽、觀賞、休憩、鍛煉身體的休閑活動公共場所,也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些年,越來越多的公園拆除圍欄,從封閉走向開放,更加親民便民利民。綠色唾手可得,市民正擁有更多親近自然的空間。在市民欣喜叫好之余,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踐踏草坪、折枝摘花……圍欄拆除后,綠地與人行道區分度降低,進入公園的限制降低導致不文明現象增加了起來。面對一時間增加的違規現象,公園的管理者常因為人手不足,無法及時規勸。

    整治不文明游園,離不開外部監督。主管部門要建立與公園開放度相匹配的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公園管理條例、公園文明游園守則等相關規章進行管理;加大人員配置與巡邏力度,發現違規行為及時上前規勸;聯合屬地的街道、鄉鎮定期開展不文明游園行為專項整治行動;號召群眾志愿者參與維護公園秩序,引導公眾文明游園,形成文明良好、積極向上的游園氛圍。同時,也應主動服務,劃定區域,允許踏青、搭設帳篷、放風箏,更好地滿足市民的游園需求。

    文明游園,才能不負好風景。文明不只是給公園管理以方便,更讓游園者從中切實受益。當市民用文明行為與園中花草相遇時,才能更好地享受與美景相遇、與人相處的快樂。市民要自覺加入文明行列,做公園文明環境的維護者、建設者、宣傳者,抵制和監督不文明行為,共同維護文明、舒心的氛圍,用文明之舉提升公園乃至城市的“文明指數”,莫讓陋習辜負了美麗風景。程思


    網友評論
    ? Top 午夜爱爱爱爱爽爽爽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