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召開的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提出,要聚焦居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持續在解決突出民生難題、創造高品質生活上下更大力氣、花更大功夫,以實施城市更新為抓手,著力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要求持續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深入開展海綿城市建設示范。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綿城市的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工作會議要求,切實把建設海綿城市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一個重大課題來對待,海綿城市理念在江西得到有效落實,海綿城市建設扎實推進。萍鄉市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被國務院第五次大督查通報表揚。鷹潭市、南昌市先后被列入2021年、2022年全國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海綿城市里有“大政治”。201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之后,黨中央、國務院對海綿城市建設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明確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提出20條措施。江西省委、省政府對此專門印發了指導性文件,全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江西在全國率先編制《江西省海綿城市建設技術導則(試行)》,開展了全省海綿城市“十三五”總結評估工作,并編制印發了海綿城市“十四五”專項規劃,省政府分管領導先后三次主持召開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現場推進會。萍鄉市、鷹潭市等地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把海綿城市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落實、來推進。
——海綿城市里有“大智慧”。建設海綿城市,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提出來的,對修復城市水生態、提高城市水安全、改善城市水環境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充分體現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觀,也體現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的統籌觀。我們在系統化全域建設海綿城市過程中,始終遵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始終遵循循環利用理念,著力提高雨水資源化水平,最終為城市構建起可持續、健康的水循環系統。始終遵循“低影響開發”理念,將“滲、滯、蓄、凈、用、排”六字理念綜合運用到實踐之中,實現資源與環境協調發展的目標。
——海綿城市里有“大民生”。蘇軾曾用“龍卷魚蝦并雨落,人隨雞犬上墻眠”的詩句,生動描繪了狂風暴雨給人們帶來的苦難,而這種苦難至今并沒有徹底消除。在過去幾十年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各城市普遍存在對天然水體和自然滯蓄空間的保護和預留不夠、城市過度硬化等問題,加之城市排水防澇設施投入不足,導致城市內澇問題更為突出,部分城市“人水矛盾”不斷激化,汛期“城市看?!爆F象屢屢發生,有些甚至造成了嚴重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正是要統籌考慮雨水的留存、利用與排出,統籌解決城市缺水與內澇問題的新理念。我們深刻領悟、科學把握海綿城市建設的內涵,用“海綿”的新理念、新思維,統籌考慮城市水資源利用和排水防澇問題,統籌城市更新、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城市內澇治理等工作,大力解決城市積水內澇等對人民群眾生活生產影響大的問題,全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海綿城市里有“大項目”。這些年,江西省以項目化思路抓海綿城市建設,不斷在謀項目、建項目上下功夫,以項目突破帶動整體提升。截至去年年底,全省海綿城市建設完工項目2510個,完成海綿城市建設總投資近700億元。我們不斷樹牢項目化思維,以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理念,切實抓好海綿城市建設。一方面,在“謀項目”上下功夫。堅持規劃引領,按照“全流域管控、全方位定標準、全過程植入、全域性鋪開”的原則,根據城市發展需求,從水安全、水環境、水生態等功能需求出發,兼顧水景觀、水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在城市更新、城市功能與品質再提升等工作中有機融入海綿城市建設要求,注重新建項目與改造項目相結合、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相結合,統籌謀劃一批項目,建立項目儲備制度,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另一方面,在“建項目”上下功夫。海綿城市建設工作系統性強、關聯度高、涉及面廣,涉及建筑與小區、公園與綠地、道路與廣場等,推進過程中注重工作統籌、分類推進。不斷完善海綿城市建設法規制度,完善建設項目從立項、設計到施工、竣工驗收、運維管理的全過程管控制度,推動依法依規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完善項目管控流程,嚴格落實全周期管理,進一步加強項目設計、施工及運營維護階段質量把控,實現建設項目全流程閉合管理。建立海綿城市建設專項技術審查機制,強化施工階段質量管理,努力把海綿工程建成良心工程。
——海綿城市里有“大產業”。海綿城市是一種理念,從水出發,但不能就海綿談海綿。建設海綿城市其實是個大產業,是經濟發展的一個增長點。以萍鄉市為例,這些年,萍鄉市在推進海綿城市試點過程中,大力發展海綿產業,發起設立了“萍鄉海綿智慧城市建設基金”,打造了一個集“規劃、設計、投融資、施工、監理、開發、運營”為一體的專業化集團公司,在全國率先打造了五陂海綿小鎮,整個海綿產業已經發展出100多家相關企業,形成了海綿城市建設帶動海綿產業發展、海綿產業促進海綿城市建設的良性循環。這僅是萍鄉市一地,從全省的數據來算,更為可觀。我們不僅努力把海綿城市建設好,而且致力把海綿產業培育好、發展好。結合實際制定海綿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定位。加大海綿產業、海綿經濟培育扶持力度,從人力、物力、財力、政策等各個方面,對海綿產業的發展進行全方位扶持。強化海綿產業項目招商,著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輻射帶動大的海綿重點項目。著力提高海綿產業材料技術水平,推動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和推廣,大力支持傳統優勢企業采用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轉型生產海綿產品。
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