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江蘇省淮安市城市管理局(以下簡稱“淮安城管”)積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干凈、整潔、有序”目標,強化政策聚焦,加強力量集成,持續深化“提升城市形象、服務經濟發展、增進民生福祉”各項舉措。去年,該局獲評省愛國衛生運動70周年表現突出集體,市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履職評議工作優秀單位。
常態長效 高位推進城市治理
“城,所以盛民也?!背鞘械暮诵脑谌?,解決好群眾的衣食住行問題,是城市管理的內在取向;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歸屬感,是城市管理的重要標尺。
淮安城管按照市委市政府“六化”“四高”要求,推進城市管理標準化、網格化、精細化、數字化、法治化、民本化,強化高位推動、高標整改、高壓考評、高頻曝光,提請出臺《關于進一步完善淮安市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考評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16項378條工作標準,全年交辦結案16.82萬個。完善城市管理委員會工作例會制度,市政府定期召開月度、季度點評會,把舵定向,部署推進。制定《淮安市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考評獎懲辦法》,將城市長效綜合管理納入全市高質量跨越發展考核,獎勵先進、鞭策落后,加壓落實管理責任,切實推動城市管理從突擊檢查向常態長效轉化,不斷深化創新城市基層治理,提升城市管理質效。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梳理規范113項城管行政處罰事項自由裁量權,統一全市行政執法工作流程、執法文書和案卷規范,實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和可回溯管理。開展全市城管行政執法隊伍“百日教育整頓”活動,培訓2100人次,排查整改執法領域問題51起,整改率100%。
綜合執法“零距離”,小區執法“一盤棋”。綜合執法進小區,是淮安城市管理抓常態促長效的生動實踐。去年以來,圍繞常態長效,“敢”字為先,“干”字為要,推出一系列創新舉措,開展一系列實實在在的工作。清江浦區清浦街道海潤楓景佳苑總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有1274戶住戶,其中一半左右是拆遷安置戶。自2012年交付以來,業主與開發商、業主與物管企業矛盾不斷,小區管理混亂,違章搭建、車輛無序停放、雜物亂扔亂堆、破壞公共綠化等亂象屢見不鮮,所在社區對此束手無策。2022年,淮安城管協同街道、住房和城鄉建設、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消防等部門聯合執法,開展集中整治,將問題梳理匯總后,列出整改清單,由聯合執法的相關部門逐項整治。3個月后,所有問題清零,包括存在多年的一處70多平方米違建彩鋼板房,也在規定時間內自行拆除。城管機制的創新、基層治理模式的探索,帶來了小區環境的巨大變化,也贏得廣大業主的認同和贊許,物業管理費收繳率超95%。
深圳路是橫貫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條主干道。如今來到這里,一眼望去,不僅行車道清潔整齊,馬路兩旁停放的電動自行車、共享單車等也都井然有序,而且朝向一致。據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為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形成長效機制,他們按照市城市管理局要求,雙管齊下,一方面出新道路兩側停車場、停車泊位標志標識,引導市民有序停放車輛,對不按規范停放者現場教育乃至進行處罰;另一方面建立市容責任區制度,與沿街機構、單位、商店、小區等重新簽訂市容責任書,引導公眾參與城市管理,變被動管理為自我管理。全市城管部門與市容責任主體新簽責任書1.8萬余份,辦理市容責任案件8000余件。
制度,意味著力量。隨著“市容責任示范路”創建工作扎實開展,淮安市從大市城區到縣區城鎮的不少道路常治常新,催生城市環境面貌一新,除了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路,清江浦區水渡口大道以及漣水縣常青路、盱眙縣奧體路等共建共治都取得顯著成效?;窗矃^深入治理恩來干部學院周邊道路環境,同步推進線纜整治、地面整治、外立面整治。生態文旅區從“線性治理”向“區域治理”拓展,對高架沿線進行土地整理、草籽播種,轄區高架沿線綠意盎然。漣水縣整治停車秩序力度大、效果好,實施淮漣路及濱河新城環境整治,片區舊貌“華麗轉身”。
城市公共空間真正成為市民休閑娛樂的幸福場所,也體現了淮安城管制度與機制的力量?;窗矕|方母愛公園坐落于淮陰區古黃河畔,占地約22萬平方米,講述秦朝末年漂母飯信、一飯千金的故事,既是一個開放式文化主題公園,又成為市民文娛的生態園、聚會健身的廣場。由于其跨度較大,給公園管理增加了難度。為此,城管部門點位管理人員力求巡管頻次“勤”、糾正說教宣傳“勤”、上下協調通報“勤”,同時在早晚步行集中時間段開展執法和宣傳,及時糾正不牽繩遛狗、非機動車亂停、違規垂釣、不文明躺臥、損壞綠化配套設施等行為,營造文明整潔的公共環境。
精管善治 “繡”出靚麗城市空間
城市發展日新月異,人們對于城市公共設施、城市管理服務的訴求也不斷提升。在淮安城管看來,城管部門是有態度的執法者,也應該是有溫度的服務者?;窗渤枪芤浴熬苌浦巍崩砟顬橹敢?,努力用“繡花”功夫改進城市管理工作,優化設施功能,提升容貌品質,保障城市運行,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停車難,是很多城市發展中顯現的“通病”?;窗渤枪芤詾槊褶k實事、辦好事為初衷,提高政治站位,持續縱深推進停車便利化工程。圍繞共享停車、無感支付、精準誘導,打造城市級靜態交通綜合管理平臺,為廣大市民提供統一停車服務,提升市民交通出行體驗。制定出臺《關于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泊位錯時對外開放的指導意見》,淮安市直、縣區共有獨立辦公的機關事業單位440家33336個內部停車泊位,其中已實現開放或錯時開放的機關事業單位215家、泊位15217個,提高了現有停車資源利用率,有效緩解了附近居民的“停車難”問題。
聚力停車場建設,加強規劃引領、部門協作,努力增加供給,僅2022年度就新建公共停車泊位10442個?;窗彩械谝蝗嗣襻t院附近停車一直是個難題,前來看病就診的群眾往往兜上幾圈也找不到車位,加之急診大樓正在改造,周邊停車位不復存在,進一步增加了停車難度。去年在醫院西南角新建了一座9層智能立體停車庫,停車泊位由原來的63個增加到430個?!搬t院附近寸土寸金,我們積極調研,協調相關單位創新施策,將醫院原有停車場改建成立體停車庫,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被窗彩型\囋O施管理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立體停車庫專人管理,保證停車安全、有序、便捷,有效緩解了停車位供不應求的矛盾。
把城市管理做到“繡花”一樣精細,淮安城管時時處處以百姓之心為心,以百姓需要為出發點,下足“繡花”功夫,從一針一線縫起,從一點一滴做起,“織出”更安全有序的城市運行,“縫出”更溫馨靚麗的城市空間。
樹立系統思維,從“整理、管理、治理”分步入手,抓“路面、墻面、樓面”三個維度,“拆”“改”“補”“修”“清”“移”多管齊下,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整治便民疏導點,清理遷移便民設施435處;整治違法建設,排查主次干道、老舊小區既有建筑安全隱患,拆除違法建設914戶、3.6萬平方米;整治工地圍擋,推進標準化建設,主城區規模以上建筑工地砌體圍擋實現全覆蓋;整治不文明養犬行為,捕捉流浪犬、無主犬1690條,處置不文明養犬行為3820起。
戶外廣告體現城市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影響人們對城市最直接的觀感?;窗渤枪茉诔菂^街道、居民社區等合適位置,規范設置一批信息張貼欄等便民設施,為市民提供開鎖、家政、招聘等便民服務信息發布渠道,著力打通民生服務“最后一米”。清江浦區按照“修舊如舊”原則,深度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對西大街、人民南路等歷史文化街區,開展店招標牌“四統一”改造提升工程。
市容市貌是對外的“名片”,也是體現文明的“窗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管理局對沿街門店存在的倚門出攤、亂堆亂放、違規設置廣告、非機動車亂停放等問題,現場督促落實整改,對拒不配合的商戶,依法強制移除占用公用過道的物品,清理周邊雜物,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壓實市容主體責任。對戶外公共場所懸掛、張貼、涂寫、刻畫、散發廣告品等行為,增加巡查頻次,加大整治力度,現場鏟除或覆蓋涂抹,努力讓城市面子更“靚”、里子更“實”。
如今,經濟技術開發區深圳路、淮安區翔宇大道等道路兩旁正悄無聲息發生改變,原本較為分散的配電柜、郵件箱等,不僅“移位”集中,而且統一噴漆并繪上各種山水風景和淮安特色風貌,儼然成了一個個街頭藝術品,為現代都市增添了情趣和溫情。類似的“城市家具”出新,在淮安隨處可見?;窗渤枪軙?、供電、郵政、通信等部門單位,清理郵政亭棚43座,拔除廢棄桿線1053根,美化市政箱體226處。同時推進了清江浦區清安路、淮安區海棠大道、淮陰區長江路、洪澤區洪澤湖大道等路段桿線整治,實現多桿合一、多箱合一,集約共享城市資源,優化提升道路景觀。
干凈衛生 “亮”出精致城市底色
環境衛生猶如“城市之臉”,淮安城管應群眾之需,聚焦發力環境衛生重點領域,深入推進綜合整治,營造優美城區環境,為城市添“顏值”提“氣質”。
今年1月1日,《淮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這段時間以來,淮安城管認真落實該條例,全面推進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采取“互聯網+智慧車輛”模式,更加規范科學地對全市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進行“云管理”,從源頭上遏制建筑垃圾偷運亂倒等違法違規行為,營造潔凈衛生的城市環境。
走進生態文旅區裕墨園小區物管中心,只見工作人員正根據當天的裝修垃圾堆放量,在“建筑垃圾清運通”微信小程序上下單,30分鐘后,接單的運輸企業就派車運送裝修垃圾到資源化處理中心進行無害處理。據工作人員介紹,“建筑垃圾清運通”微信小程序,專注于裝修垃圾“全申報、全收集、全處置、全監管”的智慧場景應用,不僅為物業服務企業和廣大市民帶來了便利,也便于執法人員精準定位執法對象,倒查源頭和處置地點,大大提高了執法監管效能。目前,該小程序在各物業小區已全面推廣使用,17家裝修垃圾運輸企業納入管理。
去年以來,淮安城管按照“以克論凈”要求,加大力度治臟清污,實施“一路帶兩側,墻到墻、邊到邊”作業模式,變“掃路”為“洗路”,提升道路潔凈指數,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生態文旅區、漣水縣保潔水平較高,經濟技術開發區、清江浦區市場化保潔成效顯著。
積極推進垃圾分類,創成清江浦區興業國際、生態文旅區天然之府、漣水縣美麗家園、盱眙縣伊頓藍庭、金湖縣龍港觀湖苑等167個省級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生活垃圾分類集中處理率達96.16%,去年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估排名中比2021年上升17位。全年焚燒處理生活垃圾75.72萬噸、處理餐廚廢棄物6.94萬噸、填埋固化飛灰2.1萬噸,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對主城區環衛作業質量和內環高架保潔開展督查考核,交辦各類問題10331個。實施內環高架周邊待建地塊“無裸土”整治,清理垃圾雜物2800余噸,清運建筑垃圾7400余噸,覆蓋裸土115.3萬平方米。
淮陰區星光苑是2000年建成的老舊小區,共有住宅樓7棟、居民275戶。2021年,星光苑小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在實施改造的同時,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垃圾分類投放點。對原有的7個垃圾投放點進行“集中統一”,改變傳統的樓棟單元門口“分散放置”現象。升級后的投放點,配有雨棚、洗手池、照明、除臭等便民設施,督導員通過現場指導、入戶宣傳、積分兌換等方式,引導居民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配備分類收運車輛,按照“四不同”原則有條不紊地分類收運。這一改變提升了小區的“顏值”和居住的“質感”?;窗渤枪苡行蛲七M達標小區建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和投放準確率明顯增強,小區環境煥然一新,群眾滿意度得到了提升。
一座城市的建設、發展與治理水平,關乎廣大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窗渤枪芎葑コ鞘袃艋?,扮靚城市顏值,提升百姓幸福指數。局黨組書記、局長汪沖表示,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淮安新實踐的啟程之年,也是牢記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再出發的起步之年,淮安城管將以“敢為善為、勇挑大梁”的具體實踐,優化市級、區縣、鎮街、社區的銜接聯動,用心打造干凈、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力爭首批創成江蘇省城市管理示范市,讓淮安這座城市有顏值、有氣質、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