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不久前聯合印發的《關于推進建制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方案》對建制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管理作出具體規定,明確提出了高質量推進廠網建設等工作任務。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環境研究院院長、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孫永利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建制鎮排水管網建設要重點做好統籌,特別是設計環節,必須給予足夠關注。
經過近20年發展,我國的城鎮污水處理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目前大多數城市包括建制鎮的污水處理能力處于飽和狀態,但是管網運行狀況不健康、運維養護不到位的問題比較突出,建設與運維環節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據孫永利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此前聯合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印發的《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明確提出要系統解決生活污水旱季直排和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問題,重點關注管網高水位運行所致的旱季冒溢和污染物沉積所致的降雨污染加劇問題,要將排水管網與周邊河湖水系的水位關系作為管網降水位運行的重點關注對象,強化城鎮涉水問題的系統分析和綜合決策,“這些都是城鎮污水收集系統運維保障和效能提升的頂層核心問題,也是建制鎮污水收集系統建設運維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p>
相比于城市,建制鎮的污水收集系統更具復雜性,如因人口流動導致的用水量和排水量波動問題。孫永利解釋稱,隨著鄉村振興進程不斷深入、村鎮旅游業火熱發展,節假日期間人群“遷徙”特征尤其明顯,建制鎮和農村人口波動引發的排水量波動問題愈發突出。由于這一時段人均用水量明顯高于平常時間段,排水量亦往往數倍于非節假日。與此同時,絕大部分建制鎮和農村,尤其是北方地區多為庭院民房或低矮樓房結構,單位建成區面積的居住人口數量明顯低于城市區域,對建制鎮排水系統的管網設計、設施選型以及運行維護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管徑過大,低水量時難以運行;管徑過小,不僅可能無法滿足規范要求,而且存在節假日水量轉輸能力不足等問題?!睂O永利強調稱,必須做好管網規格尺寸和坡度設計計算,確保既能滿足節假日用水高峰期間的排水需求,也能有效解決用水低谷階段的管網沉積。除了要考慮污水管網應對水質水量變化的設計運行要求,還需要兼顧污水處理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設計運行問題。檢查井等附屬設施選擇難度更大,北方地區部分建制鎮的檢查井在低水量時間段,實質上變成了典型的“沉淀池”,要在實際工程中加以重視。
孫永利表示,行業目前對排水管道質量把控的討論很多,但進行建制鎮以及村鎮排水管網規劃設計時,必須充分認識鎮區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管理難度相對較大的實際特征,結合鎮區管網沿線的用地性質,做好沿線超載車輛行駛風險研判,有效預防工程運輸及大型農機車輛碾壓可能引起的管網塌陷、錯位等問題。
“對于北方一些居住相對分散以及廚衛分離、衛生間位于庭院角落的庭院民房結構村鎮,尤其是以中老年人為主要人群的地區,衛生間糞尿可采取三格化糞池單獨收集,然后定期用車輛抽運、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回收利用這一模式?!睂O永利說,“這是一種將污染治理與資源回收利用相結合的創新思路?!?/p>